物流運輸業亟需加強風險控制
編輯:佚名 來源:互聯網 作者:佚名 更新于:2015-12-1 閱讀:
運單是證明雙方合同關系是否存在、貨物是否經驗收、權利義務如何劃分等問題的關鍵,但一些物流公司對運單的管理并不規范,未形成制度化的管理規范和制度,存在信息記錄不完整、運單未能妥善保管的問題,導致糾紛發生時無據可依。寄件人簽名欄是審查物流公司是否盡到合理提示義務的關鍵,但在物流公司實際運作中,卻存在大量的由業務員全權代填運單的現象。部分物流運輸公司從托運人處提取貨物時,未仔細檢查貨物數量和基本狀況,在貨物到達目的地后才發現貨物實際情況與運單記載不一致,繼而引發法律糾紛。
我國物流運輸行業因起步和發展較晚,許多物流企業本身欠缺法律風險意識,易引起法律糾紛,從而導致不利后果發生。一些小型的物流企業未對公章進行嚴格管理,允許業務人員隨意使用公章或出具證明,導致公司蒙受不必要的損失。在審理涉物流運輸的案件時發現,一些被訴的物流企業在沒有厘清責任的情況下就隨意出具貨物損失證明,以為只是幫助合作方向保險公司進行理賠,卻沒想到保險公司賠償完畢后依據貨物損失證明向出具方物流公司索賠,導致公司受到損失。
近幾年,相關部門和行業協會出臺了多項與物流運輸相關的政策及行業標準等規范性文件,一些物流企業未能及時掌握這些規范標準,存在違法違規操作的問題。一旦被查處,對企業聲譽等帶來極為不利的影響。很多物流企業對貨損險和物流責任險存在認識誤區,不能正確地區分這兩種保險的差別,進而未能根據實際情況選擇適合自身的保險。貨損險是以貨物損失為保險標的,物流公司投保此類保險時,保險單記載的被保險人為實際貨主,發生貨損后,擁有保險金申請和理賠權的是被保險人,即實際貨主。物流責任險是以承運人履約瑕疵造成貨損對外承擔責任為保險標的,保險單記載的被保險人為承運人,承運人享有理賠權。貨損險保險責任涵蓋范圍比較廣泛,且費率較低,所以很多物流企業傾向于購買貨損險,但由于承運人(物流企業)并非被保險人,一旦發生貨損,難逃“賠了夫人又折兵”的宿命,一方面自費幫貨主投保貨損險,另一方面保險公司賠償貨主后反過來又會向承運人追償。
還有部分物流企業為節省保費,放棄貨損險而只投保物流責任險。實際上,這種選擇仍然存在風險,因為物流責任險屬于責任保險,在此種情況下,對于不可抗力等原因等造成的損失,保險公司是不負責賠償的,貨主面臨的貨損風險增大,物流企業的聲譽、客源也將受到影響。
加強風險防控迫在眉睫
由于物流企業普遍存在人員流動性大、內部管理松散、員工面對巨大經濟誘惑時容易出現違法犯罪行為的特點,北京順義法院建議,物流企業應完善內部流程和員工管理,制定嚴格的公章使用管理制度,加強收貨、運輸、送貨等各個環節的監督。同時,還應加大對快遞業務員的職業能力和相關法律知識的培訓力度,逐步實現快遞人員崗位技能專業化,增強快遞員的法律風險意識,保證快遞業務安全運行。
上篇:
下篇: